发布日期:2025-02-05 01:07 点击次数:197
我们此前展示的两款新型战机,引发了关于第六代战机的热议。出乎意料的是,彼国非但没有加快第六代战机的研发进度,反而大力宣传其B-21轰炸机的战略意义。一家媒体在2025年1月11日的报道中指出,B-21轰炸机对于维持彼国空中优势,震慑潜在对手至关重要,这其中也包括应对我们正在研发的第六代战机。 实际上,他们对B-21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新型B-21轰炸机凭借其优异的航程、强大的载弹量和出色的隐身性能,能够携带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穿梭于复杂的空域。 与之前的B-2轰炸机相比,它的成本降低了70%,经济效益显著。 这款轰炸机专为应对未来高风险作战环境而设计,旨在赋予空军决定性的打击能力。 因此,B-21在美军战略中占据了关键地位,确保了其战略威慑力。
长期以来,军事力量的博弈始终围绕着核武器展开。对于潜在的核战争,某国军队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尤其担忧来自另外两国的核反击能力。因此,他们不断寻求增强自身核实力,致力于打造“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战略轰炸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该国正努力将其战略轰炸机部队升级换代为隐身轰炸机部队,而只有新型的B-21轰炸机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某军事研究机构指出,空军作战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这完全取决于当前实战需求。为此,相关部门计划采购至少225架新型轰炸机,并力争每年生产至少20架,最终目标是组建一支规模超过300架的强大轰炸机部队。
此前,普遍认为我国六代机研发的推进,会促使某国加紧其六代机项目。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却将研发重点迅速转向B-21轰炸机,并将其宣传为一种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媒体报道强调B-21的隐身性能和高生存能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到敌方腹地。 但鲜有提及我国六代机可能带来的战略格局变化和由此衍生的全新战术挑战。
过去,美国倚仗航母力量在与我们对抗中占据优势。然而,形势已悄然转变。《1945》网站等媒体分析指出,美国海军航母的时代可能即将落幕。在现代战争中,航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极易遭受高超音速导弹、先进无人机及潜艇的打击,这使得其在与其他大国潜在冲突中的优势地位岌岌可危。
在未来的战场上,航母将面临严峻挑战,这在最近的实战中已得到印证。例如,某国海军航母在2025年年初之前,就曾多次遭到袭击,尽管未造成实质性损害,但也暴露出了航母自身安全防护方面的不足。鉴于此,将战略轰炸机作为航母的替代方案,或许值得深入研究。
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新型B-21轰炸机拥有超远航程,远超其他任何现役战斗机,并具备突破严密防空体系的能力,其先进的隐身性能使其难以被探测。文章认为,这种具备远射程和高载弹量的大型隐身轰炸机对美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震慑潜在对手。某些媒体评论甚至直言,B-21轰炸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阻止某大国完成统一大业。
为应对未来潜在挑战,某国加紧研制B-21轰炸机,这被部分人解读为该国正在为一场与我方可能爆发的冲突积极备战,预示着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
一篇刊登在某美国网站的文章指出,在未来可能的统一战争中,面对拥有地利优势的对手,战略轰炸机将扮演极其重要的拒止作战角色。文章认为,战斗机载弹量有限,难以胜任打击众多目标的任务;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受限,难以覆盖远距离目标;而攻击型潜艇的弹药补给也存在瓶颈。相比之下,轰炸机具备远航程、快速反应和强大载弹量等优势,能够在两个战场同时行动,有效遏制和阻止敌方行动。虽然文章未明确提及具体对手,但其指向性不言而喻。
并非美国不想研制第六代战机,而是力有不逮。有媒体报道指出,美国研制第一代五代机时,可谓倾尽全力,最终虽然造出了性能优越、堪称未来探索典范的先进战机,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单机造价超过一亿美元的高昂成本,导致最终产量不足200架便不得不停止生产,这或许也从侧面解释了美国目前在第六代战机研发方面面临的困境。
美国正在研制第六代战斗机,通常被称为“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简称NGAD。目前,该机型尚处于设计阶段,距离量产投放至少还需要数年时间,而其研制成本更是高昂,预计单机造价将达到3亿美元。如此高昂的成本使得大规模装备成为难题,军方不可能不计成本地进行大规模采购,否则将承受巨大的财政压力。
面对在第六代战机研发上的落后,某国试图通过部署新型B-21轰炸机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以此掩盖自身技术上的不足。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提升威慑力,不如说是对自身实力衰退的一种无奈之举,实质上反映了该国国力下滑的现实。
#深度好文计划#